窦太后喜欢儿子梁王,常让梁王进京城相见。一次,梁王和汉景帝一起陪坐在太后面前,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景帝跪在座席上抬起身子说:是。宴罢出宫,景帝召集袁盎等精通经术的大臣说:太后说了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袁盎等人一齐回答...
公元前105年,乌孙使臣看到汉朝地域广大,回国后向其国王报告,乌孙于是更加重视与汉朝的关系,其旁边的大宛、月氏等国也都服从汉朝。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建立联系,感到恼怒,准备出兵攻打乌孙,而乌孙国王害怕匈奴对其发动攻击,派使臣向汉朝表示愿意娶汉朝公主为妻,与汉结为兄弟。汉武帝与群臣商议,决定同意乌孙王的请求。 此时...
颜异因廉洁正直逐步升到九卿高位。汉武帝和张汤商议要制造白鹿皮币时,曾询问颜异的意见,颜异说:现在藩王和列侯朝贺时的礼物,都是黑色璧玉,价值才数千钱,而用作衬垫的皮币反而价值四十万,本末不相称。汉武帝听了很不高兴。张汤是有名的酷吏,与颜异本来就有矛盾,听了这番意见后,心中更加反感。没过多久,恰巧有人来告发颜异,说...
很多人做事是先开枪,后瞄准,这就是世间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牺牲、浪费的事情。有句话说: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这就是指预见力,预见力也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推断和预测的能力。一个人如果缺乏高瞻远瞩,没有预见能力,凡事不懂得或不愿意先作一些估计、判断,就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即便是灾难近在眼前,死到临头...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人买了一套非常漂亮的沙发,沙发运来,却发现茶几不配套,于是更换茶几,然后是桌子、椅子,一直到最后,将全部家具都换掉了。这时却又发现,和全新的家具比起来,房子显得老旧了。于是,拆掉旧房,盖成了别墅。最初只是为了一套沙发,结果却多花了几十倍的金钱,这就是欲无止境,人是很难战胜自己贪欲的!
公元前808年,晋穆侯娶了齐女姜氏做夫人。公元前805年,穆侯讨伐条地。夫人生下太子仇。公元前802年,穆侯又得了小儿子,取名成师。晋人师服说:君王给孩子取的名,真奇怪呀!太子叫仇,仇是仇恨的意思。小儿子却叫成师,成师是大名号,是成就他的意思。名字是自己命名的,然而,事物自有规定。现在,嫡长子与庶子取的名字正相反,这以后晋能不乱吗?&rd...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继位。公元前780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因为科学的不发达,再加上幽王的昏聩,他就把这种现象和政治结合起来,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
公元前681年,齐国征伐鲁国,鲁军眼看失败。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来媾和,桓公同意,就与鲁人在柯地盟会。将要盟誓之际,鲁国的曹沫在祭坛上用匕首劫持齐桓公,说: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只好答应。此举也成就了曹沫的美名。事后,桓公想不归还鲁国被占领土并杀死曹沫。管仲说:如果被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然后又背弃诺言杀死人家,为...
郑国有个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掌管郑国的城门,可以来偷袭郑国。秦缪公去问蹇叔、百里奚,两个人回答说:路经数国地界,到千里之外去袭击别人,很少有占便宜的。再说,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的人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呢?不能袭击郑国。缪公不理会,认为有便宜可占,于是出兵,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说: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就西行来到秦国。 公孙鞅原来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
公元前333年,齐威王与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猎。魏王炫耀地问道:大王也有宝物吗?齐威王说:没有。魏王夸耀说:像寡人的国家这样小,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齐威王不屑地说:寡人当作宝物的与大王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子的,派他镇南城,楚国人就不敢向东方...
燕昭王是在燕国被齐国攻破后即位的,他明白皇位来之不易,即位后四处走访,慰问百姓,与百姓同甘共苦,拥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他想向齐国报仇,就用重金来招募人才。让郭隗推荐合适人才。郭隗明白他的心意,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一个负责洒扫的涓人用千金去购求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用五百金买下马头带回。君主大...
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唯一短处是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容忍他?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
公元前334年,发生旱灾,韩昭侯不说赈灾,反而修建高大的城门。屈宜臼说:昭侯出不了这座门。为什么呢?因为不合时宜。我所说的时,不是指的时间,人本来就有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昭侯曾经顺利过,可是并没有修建高门。去年秦国攻下了他们的宜阳,今年发生旱灾,昭修不在这个时候救济民众的急难,反而是更加奢侈,这就叫作衰败的时候却做奢侈的事情。...
驺忌子善于弹琴,齐威王很喜欢他,并让他住在宫中的右室。驺忌子进见威王才三个月就被封为丞相。驺忌子自己也很得意。这时,淳于髡见了他说:您真是了不起,但是我有些浅薄的想法,想和你说一说。驺忌子为人比较诚恳,马上请教。淳于髡说:侍奉国君能周到无误,你的地位和名声就能兴盛;如果稍有不周或失误,身名都要毁灭。驺忌子明白了...
田婴原来是齐国宰相,齐湣王即位第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大概犯了忌讳吧,田婴让把这个孩子丢掉,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很愤怒,但是田文下拜后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
楼缓本是赵国人,最先跟随赵武灵王,后于公元前306年被遣入秦,楼缓留秦而怨赵国,一直想找机会对赵国不利。 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军,向赵国索取六城,作为和谈的条件。赵王准备派赵郝赴秦国订立和约,允以割让六个县。虞卿劝赵王不要献城。赵王尚未拿定主意,楼缓来到了赵国,赵王便与他商议,楼缓劝赵国献城,想借此损害赵国。虞卿听...
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将来分而击之,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尉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后来尉缭评价秦始皇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秦王这个人...
公元前237年,秦国的王族大臣们建议说:各诸侯国到秦国来做官谋职的人,大都是为自己的君主来游说,以挑拨离间我们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因此,请大王将他们一律驱逐出境。于是,秦王嬴政下令全国实行大搜查,驱逐外来人。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不甘心离开秦国,就在离开前上书秦王说:从前穆公招纳贤才,由西部戎地选得由余,东方宛...
公元前226年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认为王翦老了,李信勇敢。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养老。结果楚军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陈平年轻时家中贫穷,但是他好学上进,喜欢读书,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在家种地,让陈平外出求学。陈平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对陈平说:你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庭,不从事劳动生产,说: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陈伯听到这些话,认为妻子不是善良之辈...
刘邦听萧何的话,任命韩信做大将军,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刘邦: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刘邦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刘邦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刘邦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rdq...
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刘邦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反叛楚国。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项羽派项悍任命陈平为尉,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过了不久,汉王刘邦又攻下殷地...
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等到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助手督办公务。刘邦多次弃军败逃而去,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对峙于京县、索城之间,汉王刘邦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萧何说:&ldqu...
刘邦病重时,有人诬陷樊哙与吕姓结党,只要有一天皇上过世,就要兴兵诛杀赵王如意及其从属。刘邦大怒,采纳陈平建议,召来绛侯周勃在床前接受诏令:陈平立刻乘驿车,载着周勃,让周勃代樊哙为将军;陈平一到军中,就砍下樊哙的头!陈平知道,樊哙是刘邦的老朋友了,关键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刘邦因为一时愤怒想杀他,只怕将来要后悔。...
公元前188年八月,汉惠帝逝世。发丧时,吕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只有十五岁,他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
公元前156年十月,汉景帝下诏给御史:我听说古代帝王,有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天下之德的称为宗,制定礼仪音乐各有其根据。还听说歌是用来颂扬德行的,舞是用来显扬功绩的。由于汉景帝是刚即位,在诏书里着实夸赞了汉文帝一番: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
公元前103年正月,汉武帝任命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当时,国家多事,汉武帝对大臣督责严厉,自公孙弘之后,丞相连续被指控有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小慎微而得以善终,但也多次受到谴责。公孙贺被引来举行拜授丞相的仪式时,他知道自己的未来也好不了,不接受印信,叩头在地上,哭着不肯起来。汉武帝不理他,起身而去。公孙贺不得已接受印信,出宫后叹道:&ldq...
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儒学和道教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古代哲学思想的大成就是儒学,代表人物是孔子,《史记》里面有诸多的描述,讲了儒学人物的趣闻逸事。古代宗教思想的大成是道教,从先期的无为、清修到后来的炼丹、符咒,由于《史记》作者儒学出身,书中对道教没有系统详细的描述,只是讲了一些和宗教有关的迷信故事。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听了也没感觉到这是废话,很高兴。...
楚昭王想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派往各侯国的使臣,有像子贡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左右辅佐大臣,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还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曾经亲自前往周都洛阳,专门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礼。老子先让孔子谈了谈对礼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告诫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
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人家说,对不懂的,不要妄加评论,有把握的要小心地说,这样能少犯错误;多看人家行事,对不懂的,不要妄加行动,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行动,这样能减少懊悔。说话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你要求取的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孔子...
现在很多大明星、大演员,在拍戏时怕受伤,都有长得类似的人做替身,其实古代的孔子也有替身的。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像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教师,就像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材不高,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公元前371年,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为什么笑?淳...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被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什么表示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一见没人理会,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
一次,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梁惠王单独坐着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梁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等到他见了我,我是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我不配跟他谈话吗?这是为什么呢?那个宾客把梁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哎呀,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
公元前298年,赵王封弟弟赵胜为平原君。平原君好养士,门下的食客常有几千人。其中有个公孙龙,善于作坚白同异的辩论考证,平原君尊他为座上宾。孔穿(字子高,战国鲁人,孔箕之子,孔子七代孙)从鲁国来到赵国,与公孙龙辩论奴婢有三个耳朵的观点,公孙龙辩解十分精微,孔穿无以对答,一会儿就告辞了。第二天他再见平原君,平原君问:...
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论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丞相李斯说: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
刘邦攻打楚国,在彭城失利后从梁地撤退,来到虞县,很沮丧地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像你们这些人,不配共同谋划天下大事。负责传达禀报的随何近前说:我不理解陛下说的是什么意思?汉王说:谁能替我出使淮南,让他们发动军队,背叛楚国,在齐国把项羽牵制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随何见刘邦看不起读书人,就请求去试试,...
叔孙通因为知识渊博被秦国征召入宫,后来逃离都城,投靠了刘邦。当初,叔孙通投降刘邦时,跟随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人,可是叔孙通从来不说推荐他们的话,而专门称说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偷盗的勇士。儒生弟子们都暗地骂他道:伺候先生几年,幸好能跟他投降汉王,如今不能推荐我们,却专门推荐特别奸狡的人,是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骂他的话,就对儒生们...
陆贾是楚国人,以幕僚宾客的身份随从刘邦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刘邦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贾在刘邦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刘邦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打仗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贾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
公元前140年,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赵绾、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
赵国人新垣平自称善于望气,得以进见汉文帝。他说长安东北有神,结成五彩之气,于是汉文帝下令在渭阳修建五帝庙。 公元前164年四月,汉文帝在渭阳五帝庙郊祭五帝。这时,汉文帝宠贵新垣平,封为上大夫,赏赐黄金累计一千斤;文帝还让博士、诸生杂采《六经》中的记载,汇集成《王制》,谋划议论巡狩、封禅等事。
公元前140年十月,汉武帝下诏,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武帝亲自出题,围绕着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道,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广川人董仲舒在回答说:所谓的道,是指由此而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推行道的具体方法平常不招徕和尊重士人,而想求得贤能之臣,??就好像不雕琢玉石...
匈奴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汉武帝问他有利在何处?狄山说:如今自从陛下发兵攻打匈奴,国内因此而财务空虚,边境百姓极为困苦。由此可见,用兵不如和亲。皇上又问张汤,张汤说:这是愚蠢的儒生,无知。 狄山说:我固然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
李少君隐瞒了自己的年龄、出生成长的地方,凭借着他的方术周游结交诸侯,没有妻子儿女。人们听说李少君能役使鬼神万物,并有长生不老的方术,纷纷赠送财礼给他,所以他经常有剩余的金钱和衣食用品。人们都认为他不经营产业却很富裕,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更加相信他,争着侍奉他。 公元前133年,李少君凭借祭祀灶神求长生不老的...
亳县人薄谬忌把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上奏朝廷。他说:天神中最尊贵的是泰一神,泰一的辅佐神叫五帝,就是五天帝。古时候天子于春秋两季在东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猪三牲祭祀七天之久,筑祭坛,祭坛八面开有通道,供神鬼来往。于是汉武帝命令太祝在长安东南郊立泰一神祠,经常按照薄谬忌说的方法供奉和祭祀。那以后,有人上书说:古时天子每三...
汉武帝有一个宠爱的王夫人死了,据说少翁用方术在夜里使王夫人和灶神的形貌出现。少翁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于是就封少翁为文成将军,给他的赏赐很多,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其实少翁使用的就是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栾大求见汉武帝上谈方术。汉武帝信这个,见了栾大非常高兴。栾大敢说大话,吹牛皮都不带打草稿的。他知道,吹得越大,越能糊弄住汉武帝,他吹嘘说:我曾经在海中往来,见到过安期生、羡门高那些仙人。不过他们认为我地位低下,不信任我我的老师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不死之药可以求得,神仙也可以招来。&hel...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编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