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是指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驾崩后,由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为此次政变发生时正值辛酉年,所以便被称为“辛酉政变”,不过,也有人依据其发生的地点称其为“北京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天津,直逼京城。当时在位的咸丰帝闻讯大惊失色,火速逃往热河,随行的就有后来的慈禧太后,彼时的懿贵妃。
第二年8月17日,咸丰帝在热河的行宫中因病去世。在此之前,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已在咸丰帝的示意下接受了英、法、俄三国的一切条件,并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了北京城。
临死之际,咸丰帝册封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由于载淳当时只有六岁,根本无力主持朝政,咸丰帝便为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政。与此同时,咸丰帝还赐予了载淳“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暂时代管,并赐予了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御赏”印章,还下令顾命大臣所拟的旨意要想生效,必须首先获得慈禧和慈安的同意,加盖“同道堂”和“御赏”两枚印章。咸丰帝的遗命无疑为日后两宫皇太后与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之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慈禧太后像
咸丰帝驾崩后,皇太子载淳即位,即同治帝。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同治帝即位不久,她便向顾命大臣提出了“垂帘听政”的要求。八位顾命大臣洞悉了她想要把持朝政的野心,将她的要求驳回,理由就是本朝从来都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首战失败的慈禧太后并没有就此死心,实际上,她一早就认识到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与八大臣对抗。鉴于此,她决定寻求外援,被她看中的“外援”就是恭亲王奕。
与咸丰帝相比,其弟弟奕的才能更加出众。奕也因此遭到了咸丰帝的嫉妒,在朝中屡遭排挤,咸丰帝所信赖的八位顾命大臣一向都与他有着很深的矛盾。当初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奕被留在京城与侵略者和谈,就是这几位顾命大臣排挤的结果。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一旦朝中的权力争夺战爆发,奕自然会选择站在慈禧太后这边。再加上,慈禧太后当时又打出了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同情牌,奕的选择就变得更加没有悬念了。于是,在两位太后和八位顾命大臣滞留在热河为咸丰帝治丧的这段时间,恭亲王奕请求前去奔丧。在经过了多次请求以后,奕终于得到了八大臣的许可,从京城赶到了热河。但奔丧显然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事实上他是在收到了慈禧太后派亲信送来的密函之后,才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到热河走这一趟。
由于咸丰帝驾崩以后,八位顾命大臣一日比一日气焰嚣张,就连原本对权势毫不看重的慈安太后也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慈禧太后的同盟。奕在热河奔丧期间,背着八位顾命大臣密会了两宫皇太后。双方商议了大约两个钟头,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在返回北京之后就先发制人,发动政变。
此后,奕先行返回京城,为即将发动的政变做准备。当时京城和天津的兵权都掌握在兵部侍郎胜保手中,奕忻回京后首先说服胜保加入了自己这一方。随后,胜保便以为咸丰帝奔丧为由率兵北上,投靠慈禧太后。两宫皇太后的实力也因此得到了壮大。
在运送咸丰帝的灵柩返回京城的途中,慈禧太后借口同治帝年幼,如果全程护送灵柩,只怕龙体难以承受,故欲先行一步。这个借口冠冕堂皇,八大臣找不出辩驳的理由,只好让慈禧太后一行人抄小路先行返回京城。抵京之后,慈禧太后马上与奕见面,商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翌日清早,奕忻手持圣旨和玉玺,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革职、关押,听候查办。
六天之后,慈禧太后下令处死了肃顺、载垣和端华三位顾命大臣,其余五人要么被贬为平民,要么被发配充军。此后再无人可以对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提出异议,慈禧就此开始了对清朝长达四十七年的统治。这就是“辛酉政变”的始末。由于在政变中立下大功,恭亲王奕被册封为议政王,胜保等功臣也分别获得了封赏。在政变结束后,慈禧太后宣布将第二年改为同治元年,“同治”的意思就是由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共同治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