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最大?有人不服

在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并不是皇权最大,我们来看看一则大臣伊尹的故事。
 
商朝中壬帝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一个臣子敢于给帝王谏训,可见这个臣子不简单!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百姓怨声载道,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表示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伊尹看他表现不错,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部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世了。
 
在这则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大臣,竟然有权力流放帝王,有权力教训帝王,并且没有人反对,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包括帝王也是悔过自新才得以重新执政,伊尹的权势为什么这么大?有后世学者研究,,得出结论是,在商朝,从古书和甲骨文的记载来考察,大概存在二头政长制,特点就是:这种二头政长,一个是政治、军事方面的首领,一个是宗教方面的首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模式。在商朝初期,成汤掌握着军政大权,伊尹则是大巫师,是神和人之间的媒介,可以代表神说话,以神的名义处罚任何人,包括商王。成汤作为开国之君,掌握着军事政治大权,伊尹的神权受到制约,但成汤死了,伊尹的神权便没有什么人能和他抗衡了。伊尹放太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后来由于专制主义王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习惯于用后来的政治格局看待商朝的事,所以这种历史真相就越来越模糊了。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